學前 質量
為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質量,
重慶市南岸區教委啟動學前教育大數據質量監管云平臺和監測服務項目,
完善南岸區學前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用數據支撐政府管理決策,
促進全區學前教育現代化管理。
6月21日上午,項目啟動會在南岸區新城中學舉行,
這標志著重慶市南岸區學前教育將以大數據云平臺為載體,
構建科學高效的監管體系,建立質量監測和大數據日常管理機制。
會議由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楊旭紅主持。
啟動會會議現場
會上,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助理孫珂對項目進行了詳細介紹。
據悉,該項目分為學前教育大數據質量監管云平臺建設和學前教育質量監測服務兩個部分。
其中,基礎部分為云平臺建設,
包含幼兒園的投入數據、教師發展數據、質量監管數據、產出結果數據和核心成本預算等,
便于各項監測數據錄入、統計分析、持續追蹤和展示。
核心部分為學前教育質量監測服務,
是以3 年為一個監測周期(2019 年-2021年),
以全國首創的1+5 學前教育質量監測模型為工具,
分年度開展云平臺各板塊數據采集和審核、幼師培訓和教研指導、
家長滿意度調查統計分析以及對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
建立兒童發展與教育質量要素間的關聯,
幫助幼兒園建立完善評價體系,
為全區教育督導、幼師培訓、教科研、跨部門決策等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一直在探索中前行,落實教育管辦評分離,研究制定科學評價體系和有效路徑。
”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助理孫珂談道,
2017 年為南岸區13 所樣本園實施兒童發展評估并取得了第一批研究成果,
2018 年4 月召開重慶市兒童發展評估數據分析及運用專題報告會,
得到了重慶市、區各級相關領導的好評。
因此, 項目順利啟動,
源于潤萌教育研究院的創新發展思路、研究基礎和教育實踐。
▲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助理孫珂進行項目介紹
啟動會現場,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導師、
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曾曉東教授作了《學前教育治理信息化》專題講座,
詳細闡述實施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內涵、層次及相關理論。
曾教授提出,教育治理現代化是實現部門之間深度對話的前提,
是通過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形成共識的一種治理方式,
主要包括成本分析、督導評估、教學過程評估三個層次。
而如何實現教育治理信息化?
曾教授提出,基于國家《學前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共性標準,
以決策問題為中心、結構性數據挖掘為核心,
在學校、府間、政府內外不同層級實施,促進教育信息透明和教育部門、園所的有效管理。
“一方面, 需要利用信息系統進行常規管理,
另一方面發揮專業優勢進行現場督導和優秀識別。”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導師、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曾曉東教授作專題講座
線上+線下 遠程+實地
3年內實現學前教育信息全覆蓋
作為項目基礎部分,云平臺建設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重點完成全區所有幼兒園基礎數據采集、錄入與審核。
第二、三階段(2020年6月—2022年6月)主要對全區園所基礎數據進行更新管理,
以及對新增園所進行數據采集與審核。
就目前開展情況來看,今年4月初,
云平臺建設開始啟動,
它的設計基于創新線上與線下結合、遠程與實地交替的“智慧型”教育督導方式,
以及貫徹落實國家“網絡強國、數字強國”戰略的考慮。
6月底云平臺建設完成;
7月將開放給全區幼兒園使用。
一期質量監測服務將于7月正式啟動,
重點任務包括全區180多所幼兒園
辦園條件、教師發展、安全衛生、保育教育、內部管理5大板塊基礎數據采集和更新,
全區60所幼兒園幼兒發展評估、教師培訓及家長滿意度調查等,
并于2020年6月底召開一期成果發布會。
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用3年時間,
南岸將實現學區學前教育信息全覆蓋和即時監測,
在大數據建立完善、運用、推廣進程中不斷提升綜合實力,
提供公平又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研究員王芳老師作“兒童發展評估體系(CDORS)”專題報告
啟動會還對一期試點的 60 所樣本園進行了專題培訓。
南岸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考試中心主任陳健,
重慶潤萌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曾曉東教授,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李傳英,
重慶市教育評估研究會學前教育質量評價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譚艷等出席本次啟動會。